滨水空间是成都说不完的话题。
在金堂县中,毗河,中河,北河都从县里穿过,最终汇聚在沱江,因此金堂县又有着“千里沱江第一城”的称号,金堂县的水域面积就高达五平方公里。昔日人潮如织的码头,激昂的川江号子,在这里已成久远的历史。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拾起关于水的记忆,让水与居民的生活交融,中国西南设计研究院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的设计师们给出了“生活如云,幸福如水”的答案。
云水之间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社区美空间金堂县组第二名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金堂旧称“赵家渡”,项目距离成都市区39公里,有着极佳的山水自然资源,被誉为“天府水城”“东方威尼斯”,是四川的首个书法之乡。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改造项目的前身是一个农民工博物馆,地处金堂城区中心的滨河绿道景观带上又因所处地势较低,项目被百年一遇的河道水位侵蚀了一楼墙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调研,结合任务书我们将改造项目定义为集合社区功能的“毗河岸城市会客厅”。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会客厅旧时称为“堂屋”,是家庭起居、会客和家庭重大仪式的场所,会客厅的布置既要方便日常起居活动,又要能展示家风家貌的精神气节,城市会客厅亦应如此,能满足一方居民的日常集会活动,也需要聚焦当地的风土特色,展示城市积极向上的发展与更新。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融入号子文化、市井文化重构开放连续的景观情景之美,建筑与自然滨水景观的融合,室内外空间的渗透贯通形成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打造成城市的会客厅,和旅游港口的城市名片。©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利用滨河湿地改造雨水花园,层层递进的堤岸形成了湿地公园和亲水栈道,雨水花园可以形成丰富的蓄水、净水水塘,枯水期可以体验野花野草、田野嬉戏,丰水期在洪水退去时可以感受池塘抓鱼的乐趣。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根据使用频率及便捷程度进行立体交通组织,首层是集市及展示空间,二层是社区办公及游客中心,三层结合屋顶花园布置儿童及亲子空间,利用立体交通将各功能多为串联,让各功能区都能通过室外交通便捷的到达。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由此我们构想了更多的活力场景和更丰富的业态,首层的开放交流空间提供居民慢下来,停下来的休憩、布展、交流的空间和架空层联系的码头广场,在白天游客熙攘而演艺广场到了晚上则活力四射,二层布局社区管理、游客中心服务场景,提供具有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使用空间,三层考虑经营价值和商业价值设置拾阶而上的书架和阅读区,打造亲子及社区阅读、VR体验区并利用室外的屋顶花园扩展建筑空间。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9月来到水面初平的毗河畔,让人不禁会联想到杨柳青青江水平,竹林幽草涧边生,江船火独明,众多的美景美诗。更会联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因此,我们希望夕阳下的建筑应如若出水的白鹭,轻盈而灵动,也犹如待展翅的飞鸟,将美丽的毗风光带向云与水之间。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从结构可行性出发设置平台、开敞空间,以创造更开放通透的建筑,外立面的改造拆除建筑的外表皮及不太美观的钢结构楼梯,保留原有结构增加外挑连廊,融入展现飞鸟意向的外表皮,实现整个设计。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通过对本土元素的提取,将本土文化的意向融入造型设计之中。©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借助参数化和性能化分析的手段,本土元素有了更加丰富的表达。©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将景观连廊从三个方向与地面相连让二层的空间首层化,可以弱化建筑的整体体量。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结合码头将封闭的建筑立面设计为光雾幕墙为游客提供展演,同时作为码头旅游文化的宣传窗口也是公益宣传广告展位,让建筑不再只是静态的存在,让夜晚的建筑立面更加绚丽,也是归途游客航行灯塔,同时和对岸的金阳湾灯光秀隔岸呼应。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我们希望将曾经荒置的空间用数创设计的力量使其焕然变化,通过公共空间让邻里情感从此有了共同的载体,让城市的精气神从此有个展示的途径,云与水之间是我们对金堂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如云,不拘一格,变幻多姿,幸福如水,润泽万物,源远流长。创作团队:季如艳、刘杰、 杨潇、 孙钰钦 、杨烨安、曹尚玺
策划:王济民、易小楠
编辑:易小楠
校核:蒲静
活动发布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