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的一个关键词是“场景”,公共空间需要营造可参与可进入的场景。在温江区凤凰街道的这个社区空间虽然一直开放的状态,但居民的参与度较低,场景中人群的互动性也不佳。广州方至景观的这份作品,用折叠的理论弥合了空间的割裂,也增加了人群之间互动的可能性,使社区空间实现了真正的“可参与可进入”。
折叠花园
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社区美空间温江区(凤凰街道)组第一名
创作团队:涂亚军 吴杰轩 杨武苏 陈嘉红
内容来源: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项目要求是改造一个社区入口的城市口袋公园及其内部原有的售楼部建筑,当我们去现场看过之后发现这里的居民大都只是在公园外部活动很少进入到公园内,公园内的设施也比较少不能很好的吸引居民前往。同时在外部活动的过程中儿童与家长互动也比较少,儿童在玩的时候,家长也在看手机。对此也思考了传统公园里功能区的相互割裂,导致的儿童与家长在活动区内各玩各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缓解?
场地现状©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一个折纸启发了我们灵感,从而引申出“折叠理论”。在这里我们把场地比喻成一张白纸,通过不断的分割折叠形成一个折墙,让本无交集的两个空间折叠形成第三空间,让儿童与大人在这第三空间里面能够更好的互动体验。
形态推演图©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我们在场地内通过一定的地形界定了公园的边缘,但又从四个方向做了多个入口以便社区居民进入到场地内部。由于有不同的凹凸起伏,南北向入口相望并不能一眼望穿,从心理上营造一个场地大且神秘的感觉。
总平面图©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原来的售楼部本身并没有很通透,我们将建筑的外立面都改造成了玻璃幕墙,将室外的景观引入室内;又将厕所与建筑本身整合形成一个整体。建筑的外部我们做了一个日常用于休憩,有社区活动举办时又可作为剧场的区域。
森林剧场©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通过一个“洞”打开了折墙两边的空间,希望儿童在攀爬过程中体会到乐趣的同时在达到上方空间又会发现不一样的体验。
欢乐谷©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在这里,我们将整个小道两旁做成镜面的效果,希望儿童经过这里的时候可以认知自己,同时增进与自然的联系。
穿越峡谷©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在场地上通过营造围合的感觉,将社区居民聚拢于此,作为日常社区居民休闲交流的地方。
时光语录©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场地虽然做了一定的地形边界,但从外部看向场地内还是比较的通透,场地内外都有一定的交流。
休闲绿荫©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鸟瞰图©广州方至景观艺术事务所
我们希望通过“折叠”设计理念,为社区提供一个满足亲子互动功能的同时又开放融合的邻里公园。通过折叠理论我们实现了社区公园的第三空间,将社区丰富的功能以折叠手法进行全新的融合与定义,打造一个全龄化的亲子互动共享花园。在这里,亲子活动空间和成年人活动空间不再是割裂的而是折叠交互的。通过创意化的功能设计和多方位的空间折叠融合,在满足了儿童和成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又满足了亲子互动需求,我们希望我们的这个设计能够给人们带来全年龄段生活上的享受。在这里,不同年龄段的人可以产生多种互动,家长和孩子能够有更多的亲子互动交流。这是一个创造互动的空间,在这里,人们在进行个性化的活动时也可以与他人产生多样化的互动,我们只是希望能够让人们在休闲娱乐学习中能够有趣而且方便。在这里,儿童活动场所和成年人活动场所没有明显的划分,目的是想让居民们自己在其中探索发挥出自己独特见解,在其中也有一些简单的玩法介绍,当然还有很多玩法居民们可以自己定义。我们的目的在于打造一个全龄化的互动共享的社区口袋公园,在这里年龄的鸿沟不再是不可逾越的,而是一条全新的未来的道路。
对于社区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往往是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我们希望通过“折叠”设计理念,为社区提供一个满足亲子互动功能的同时又开放融合的邻里公园。为人们提供一种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导全年龄段的人参与进来。一个创造互动的空间,让整个空间更具备一种“亲情有爱,为爱互动”的家庭凝聚力。每一个设计主题,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将是带给社区的一种积极力量。社区如果是一个大家庭,“折叠”设计就像是家庭凝聚力引导着大家积极正向的看待未来的生活方式。未来的社区生活将是不再限制于年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才是通往未来的生活方向。
策划:王济民、易小楠
编辑:易小楠
校核: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