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有些房子在建造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需求已经悄悄的发生了改变,所以当它落成的时候,也就是被遗弃的时候。
有些人说,是设计错了,也有些人说,是时间变了。
建筑本身并没有错,它只是一匹偏离道路的马儿,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牵引一下缰绳,把它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而不是换一匹新的,这也是社区更新的意义。
项目鸟瞰图©本末建筑
平行宇宙
多重空间体验
成都本末建筑
社区美空间郫都区组第二名
主创团队:刘博、史磊、任美琪
三个问题
内容来源:成都本末建筑
郫都区项目是本次竞赛中唯一位于公园中的社区空间,项目坐落在环境优美的清水河生态艺术公园内,建筑北侧临河,周边绿地环绕,室内空间和屋面平台拥有极佳的景观视野,现状生态环境优美。
在如此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建筑应该是怎样的姿态?这是我们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生态性是这个项目的底色,任务书中也特别强调了项目用地为公园绿地,不允许新建建筑,因此我们决定采用“轻介入”的方式去做,保持现状生态肌理的完整性,这是我们设计的首要原则。
场地现状优美的自然环境©本末建筑
现状建筑设计语言简洁,形式与美感兼备,立面也很新,在社区更新的背景下,这似乎是一个从建筑层面无需被改造的建筑,那么设计任务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这是我们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是一个人流量很大的公园,以亲子群体出游为主,公园内有互动游玩设施的点位人气都很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本项目呈现出无人问津的状态,与周围的高人气形成了鲜明对比。任务书也要求以亲子互动体验功能为主进行功能重组改造。因此我们得出,需要被改造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建筑和场地的空间体验。
如何提升建筑吸引力,产生可停留可游玩的互动性空间,将公园现有的亲子群体吸引过来,并转化为商业价值,才是这个改造项目的核心问题。
建筑现状(似乎无需被改造的空间)©本末建筑
在现状建筑很“新”的情况下,如何把握社区空间改造的”度”?是我们思考的第三个问题。以往社区营造项目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性”和“可实施性”是社区改造项目的两个重点,平衡建造的成本与代价,更好的为社区人民服务,是在任务书之外的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我们团队以“生态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为设计出发点,以“轻介入”为设计的核心策略,力求以最小的改动实现最大的效果,把钱花在刀刃上。
平行宇宙的诞生
我们以原建筑的条状空间为母体,将它复制旋转,创造了另一个宇宙,并与原建筑交叠,形成一虚一实两条交错的线性空间,空间交叠让原本单调的线性空间变得丰富。人们走在其中,感受到的是形状相似但体验完全不同的两种空间氛围,像两个平行宇宙一样,充满趣味性,激发小朋友们的探索欲。
形体生成©本末建筑
多样的游玩路径多重的空间体验©本末建筑
“平行宇宙”的置入,打破了原本单调封闭的建筑界面,虚实结合的形象更加引人注目,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同时小朋友在其中自由穿梭玩耍,欢声笑语萦绕耳边,让建筑“活”了起来。
改造后的沿街形象©本末建筑
具体手法
轻介入——采用钢结构及轻质构件,结构荷载小易实现。
构件单元©本末建筑
丰富有趣的游玩体验©本末建筑
厚墙和游玩装置节点的置入为项目增加了互动性,让人们驻足停留,在这里享受亲子时光,享受自然美景,享受偶遇的惊喜快乐。
多样的游玩空间节点©本末建筑
我们将原建筑缺乏的功能都置入到新宇宙中,通过新宇宙吸引人流,集聚人气。
上与下的互动—氢气球装置©本末建筑
吊床与蹦床——“软性空间”节点©本末建筑
吊索、爬桶、攀岩墙——穿越两个宇宙的“虫洞”©本末建筑
新宇宙的置入,也将原本单一的场地进行划分,形成不同的有限定感的舒适小空间。
改造后更明显的主入口©本末建筑
改造后营造出私密的湖畔休闲空间©本末建筑
改造过程分析©本末建筑
在“新的宇宙”的设计上,我们的手法也很克制,两条厚墙的与绿地的接触面积仅150平米,对原有公园绿地的破坏非常小,所有的趣味性空间都在垂直高度上解决。新置入的立体游乐场实现了内外部空间的串联,增加空间互动性和流动性,又将原本景色视野好但空旷单调的屋面活动平台激活,真正实现了“轻介入”,最小的动作实现最大的效果。原有的建筑没有变,但因为新宇宙的引入,又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轻介入”的建筑一层平面©本末建筑
策划:王济民、易小楠
编辑:易小楠
校核: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