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坡周围砌着一条水泥花基,花基外每隔一段距离一张靠背长椅,三两个黄发鲐背的老人分散着坐在那里,仿佛盹着了,一动不动,任由不远处的孩子,推着小车,跑过来又跑过去。
因为热心公益活动,杨光和老师经常会来这里举办主题文化讲座,以故事的形式,与年轻人们分享有关花牌坊辖区的“前世今生”。
每一期的活动结束后,社区都会发给参与者一张意见反馈表,而每一次好与不好的反馈,都会成为优化下一次活动的方向。
志愿者方女士,这时打开一本蓝色的文件夹,给我看以往活动时收集的居民意见反馈——厚厚的一本,或是寥寥数语,或是密密麻麻的一大段,有赞许,有指正,也有鼓励。当然更多的还是他们对于整场活动参与下来后的体验与收获。
对比“共享书吧”这种开放式的群体参与模式,旁边一角的“诗韵讲堂”则相对隐私,一些素来对国学有兴趣的老年人,很喜欢坐在这里,边喝茶边聊天,谈古论今,说天下。
除了一楼,在花牌坊社区美空间的二楼,我们还发现了由社区文艺骨干组建的“乐舞坊”,舞蹈室外竖着课程表,居民们可根据课程时间,以及兴趣爱好,自行选择舞种。
出来的时候,在书画廊对面的几张卡位区,看见三两个老人坐在一起,仿佛白头宫女话玄宗,也许是在述说着一些辽远的不相干的人与事,也许只是在讨论着自家儿女的工作与生活,当然,即便是超市的特价菜,也足够他们作为很好的谈资。
只是,这样的祥和的画面,别处几乎很难看见。
在花牌坊社区美空间里,如果说年轻人最喜欢待的地方,大约非“锦咖啡”莫属。
即便如此,然而负责整个咖啡区部分的袁先生,还是欣慰地表示,因为年轻人大都有喝咖啡的习惯,所以这里经常聚集年轻的面孔与思想。
不过,对于整个社区空间而言,“锦咖啡”的存在,当然不只是提供一个喝咖啡的场所。
“准确说,这里其实是社区功能的延展点,咖啡只是一个媒介……”袁先生单刀直入。
其实目的也很简单——
首先,它是“志愿者服务窗口”。
比如一些年轻人,喜欢来这里喝咖啡,休息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对整个社区的空间环境有所体察与了解,包括针对志愿者开展的活动,他们也会毫不吝啬地发表个人看法。
所有一来二往的交流所得的结果,最终都会被收集整理,反馈给社区。而有意向加入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则则会通过这里记录在案。相当于,将社区与年轻人联动起来。
至于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年轻人,袁先生说,他们每人将会收到一本由社区发放的“存折”,按照服务时间长短,做不同数值的积分累计。达到一定量值后,可以兑换饮品,也可以兑换一些有偿活动的免费参与资格。
例如,一些年轻妈妈在这里做志愿服务,积累的积分,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兑换社区开展的公开课。 有了这样的激励机制,整个社区的管理也就有了良性循环的可能。
其次,“锦咖啡”同时也是社区的“居民信息收集窗口”,一些有需要帮助的辖区老人,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写在‘服务卡’上。
袁先生,随手从靠墙的卡位上拿起一张玫红色卡片,指着上面的信息登记栏——姓名、服务内容、家庭住址、以及电话联系,说:
“我们会根据这上面提供的信息,安排与该社区距离较近的志愿者,亲自上门,一对一帮扶。”
特别是一些空巢老人,儿女不在身边,家里电器耗损,或者住宅年久失修,需要帮助而无从求援的时候,社区在这个时候则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另外,锦咖啡进门右手边的一面壁画墙,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卧牛巷、玻璃巷、北巷子……疏疏落落的古法创作,多是一些市井烟火。
一番交谈之下,方才知道,原来全是花牌坊社区最著名的点位,尽管时移世易,昔日风貌不复存在,如今仅剩地名,像残缺的线索,留下历史的证据。
所以这面墙,又叫社区历史文化墙。
说到历史,早在1952年没经历拆改之前,这里不仅是瓮城所在,同时也是蜀锦蜀绣等丝绸文化的重要集散地。
由于花牌坊片区距离宽窄巷子较近,难免会有一些漫游城市的散客途径这里,所以最后,“锦咖啡”这时又扮演起,外地人了解成都在地文化的一扇窗口。
可谓一个空间,打开“三扇窗口”。
以前,如果随便在花牌坊街道上找一个路人向其打听,住在这里,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相信对方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异口同声:啥都好,就是买菜不方便!
尤其是对于一些周边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长时间的路途和等不完的红绿灯,无疑是种磨人的考验。
鉴于种种社区现象,花牌坊社区美空间专门建立了一间生鲜超市——优居花牌生活服务站。
当邻居有困难不方便来超市采购时,邻里之间可以通过“邻里帮”联系卡取得联系,相互帮助。
由于是工作日,穿梭于货架之间的几乎全是老年身影,他们认真仔细地用颤抖的手和富有经验的浑浊的眼睛,分斤拨两地挑选着他们自认为最新鲜可口的瓜果蔬菜,然后步履蹒跚地送到收银台结账。
与“锦咖啡”一样,空间逼仄,过道也显得异常拥挤,但就是这样一间普普通通的小超市,却意想不到地,附带了许多普通超市所不具备的延伸功能。
从社区书记张静女士那里,我们了解到,除日常刚需产品,多是源头直供且质优价廉,此外收银员与售货员等岗位的出现,也基本解决了辖区内许多期望再就业的居民的难题。
当然,如果想创业又无资金,则可以申请来“小鹅江湖”创业仓。这是一家在附近小有名气的卤味,价格不贵,口味又多,长年以来深受附近居民喜爱。
张书记说:“尤其是对于想创业的退役军人或大学生,他们完全零加盟门槛,直接拿货到社区定点售卖就可以,没有任何所谓的‘投资’风险。”
另外,每周社区还会组织居民,举办主题公益活动,去超市产品的直供基地,体验农耕文化。
而这种对资源的导入与对接方式,也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前提到老社区的管理问题时,人们总是泛泛而谈,不能由表及里,甚至许多资源匮乏,连停车位都没有的小型院落,至今仍处于由之任之的“散养”状态,那么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则势在必行。
在与张书记交流的过程中,她用冷静而客观的态度提出当下老社区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表示,接下来,花牌坊社区美空间,将响应公园城市理念,重点推出“宜居”项目,届时除了调动所有志愿者、党群等社会组织多元参与院落管理,同时还会引入专业的物管人员,以多方资源整合,达到系统化覆盖。
“有的院落,出租房居多,这种情况,我们就会从其他院落抽调合适的人,负责日常监管。”
张书记告诉我们,除了解决基本的物业问题,还会包含其他,如邻里活动、公益项目,信托制度等,带来不同以往的有温情的治理。
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当布局与规划不断向外扩张,老街区的处境,要么“空心化”,要么滞后不前。老旧的街道、破败的建筑,以及跟不上生活所需的服务,无时无刻不在闪亮着“红灯”。
如何使老社区更好的融入快速发展的城市中?
大拆大改?牵一发动全身,且吃力未必讨好。显然,改造与优化服务,才是唯一的药引。
尽管从设计上来看,花牌坊社区美空间并无任何讨巧之处,甚至于乏善可陈,但丰富的业态和诸多附加功能,大大弥补了空间本身作为“盒子”存在于城市这片庞大场域下的意义与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功能布置方面,真正属于社区工作者的办公区域,屈指可数,他们最大化地将场地留给居民使用,以深挖辖区历史文化,延伸公益活动,丰富居民生活方式,来营造老社区里的新生活。
就像“公园城市”概念里提到的,将平均使用、各有特色,将系统性、生态价值和服务品质纳入评价标准的综合体系。
老社区改造亦是如此,不一定是外观设计,也可能是一切以人本逻辑为出发的服务的“设计”。因为只有当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温度”时,所谓的社区旧改,才算彻底尘埃落定。
就像花牌坊社区美空间的张书记说的那样:
“将不同业态与生活美学相互融合,为的就是让各年龄段的辖区居民,来到这里都能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感受慢节奏的幸福生活。”
从茶马古道的起点,到西门车站当年的“车码头”,从成都市区最后一家手工布鞋厂——三江鞋厂,到美食云集的交通巷、王家巷。
也许,花牌坊最不缺的就是过去的记忆,就连人潮如织的街头,每一间铺面也都残留着21世纪初的遗风。没有新鲜商业血液的注入,对于不断滚滚向前的大都市,这里则有一种抱朴守真,逍遥时代之外的闲逸。
然而一派清心寡欲中,花牌坊社区美空间,却让我们意外看到了反思与自省。
社区改造的终极目标,是用场景构建人与空间的链接,这里一直在用行动证明。
联合策划:锐意设计中心X落屋
策划 | 易小楠、 Lena湘
编辑 |Hours 校核 |蒲静
统筹 | Nino 摄影 | 靖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