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结束
一、引言
成都玉林,随着赵雷的一曲《成都》,在最新一轮城市更新浪潮中再一次登上城市热搜。越来越多的人从海外,从一线城市,从高新区回到玉林生活和创业;越来越多的媒体把玉林当作宝藏来挖掘;玉林的社区创新和城市更新模式引来四面八方的参观学习和学术讨论。那么,玉林有着怎样特别的原因能够在城市的竞争格局之中显得与众不同?
玉林片区的研究范围
二、历史沿革-----从未停止的城市更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街区建设形式的演变历程
玉林西路小酒馆
经历了十年的发展,随着成都城市中心继续南迁,高楼林立的城市新区逐渐淹没了人们对于玉林的记忆。直到2016年赵雷一曲《成都》爆火,玉林才再次进入到人们的视野。2018年后至今,玉林街区的城市更新也悄然启动,越来越多的人回到玉林生活和创业,咖啡馆、书店、特色民宿、艺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区各个角落。玉林西路、玉林东路相继进行了更新改造,引入更多零售商业,人流涌动,焕然一新。
三、城市基因-----城市烟火气的源代码
玉林街区中对外开放的内部道路示意图
上世纪50年代,在前苏联“大街区制”模式影响之下,玉林片区规划为居住片区,注重道路分级,街道和社区之间间隔大,形成大的城市网格。80年代玉林片区开始建设,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拆迁房小区、单位宿舍区、商品房、集中城市配套和商业区并存,“大街区制”的城市网格根据不同的土地权属划分为小街区。2005年前后,针对“稀路网、大街区”前苏联规划模式的反思,国内正式提出“小街区、密路网”的小街区规制概念。简˙雅各布斯总结出美国城市活力街区的尺度不大于90米。澳大利亚学者赛克斯娜研究了美国和澳大利亚150~250年的城市演变发现,50~70米的街区最利于聚集行人活动,80~110米是同时能兼顾步行和机动车交通的街区尺度。而玉林片区大部分的街区尺度为50~100米,少量街区长边达150米,正是在这一适宜尺度内。正是这一路网密度,增加了街区通行路径选择的多样性,同时高密度的路网起到了分流的作用,既避免了交通堵塞又增加了社区活力。人们评价在玉林片区漫步仿佛置身“欧洲”,“小尺度街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玉林街区与其他城市街区尺度比较
玉林中路餐饮的外摆区
居住区之间也有纯步行街,如蓓蕾社区的火烧堰巷,沿河道保留线形绿地,绿化中掩映文化长廊、休息亭、社区配套,为居民所喜爱。值得一提的现象是,玉林街区在原有封闭小区基础上,“自发生长”出几条开放的复合功能的步行巷道。以玉林南路小区为例,小区大门对公众开放,理发店、蔬果店、小卖部、新开的美食空间等社区商业也出现在一楼,成为小区居民、周围社区居民以及其他市民均可使用的热闹的步行空间。
四、城市配套-----政府引导与社区创新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采用福利分配制度,保证了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玉林街区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作为当时的新区,玉林就配置了公共设施服务“核心”。以教育设施配置为例,体现了优先、集中建设配套设施原则。玉林中学,玉林小学和玉林实验幼儿园在1988年到1990年三年时间依次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时间早于该区域内大部分商品房小区和部分单位宿舍。最早建成使用的这批基础教育设施与同期建成的玉林综合市场集中在玉林街区中心,成为该区域的主要公共服务配套核心,呈中心辐射之势覆盖整个玉林街区。
玉林学校建成年份及分布
随着玉林街区的建成,迁入人口增加,学位需求增加,以及2015年“成都市中心城区十五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的提出,玉林街区增加配置了更多的幼儿教育机构。分别在2019年开办了芳草第四幼儿园和2021年开办了武侯区第四十七幼儿园。在总体规划至上而下的指导下,玉林街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总体呈现出整体均质完善,局部略具差异的状态。201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中提出:“为提高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和使用效率、集中利用土地,宜以社区综合体方式设置公共配套设施。社区综合体是指由社区管理、社区文体、社区医疗、社区养老、社区商业等功能构成的公共服务设施聚集体,包括社区用房、养老服务设施、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和便民店、生鲜农产品配送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在此指导原则下,成都市相继出现了一批新建或通过改造和资产整合完成的“社区综合体”。
玉林公共服务设施密度图
近年来在玉林街区,通过整合空间资源,改造旧有空间,相继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社区综合体”。“院子文化创意园”与倪家桥社区办公、社区商业复合形成综合楼;玉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及玉林菜市复合形成“社区综合体”;玉林东路社区环绕社区广场、复合了社区管理、文化、医疗、养老、商业等多种职能的广场型“综合体”,“一介”与玉林东路社区和武侯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的社区残障友好空间“巷子里”也点缀其间;高新区蓓蕾社区,成都高新华南医院—华南颐养持续照护中心—邻里咖啡等主题多样化的“社区综合体”。相比新区新建的“社区综合体”,老旧街区里的社区中心虽然受到诸多限制,但因势利导,将新的业态叠加在原有社区居民的使用习惯和空间记忆之上,更有文化脉络的延续感和社区认同感。
一介巷子里
2016年来,成都市政府相继出台“十五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和“社区综合体”指导意见,更加重视以“人”为核心去衡量城市生活需求。随着人们对于公共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玉林街区通过政策引导,结合民间力量,整合城市空间,探索出了更加复合高效、文脉延续和合作创新的公共服务模式。倪家桥社区的院子文化创意园和蓓蕾社区的白夜·花神诗空间是被我们反复提到也被大众熟知的社区综合体。一方面是社区治理对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实践,另一方面也是对玉林在地文化的延续。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社区综合体的运营内容和不断在举办的各类活动,吸引的不仅是社区的居民,强大的文化品牌效应和内容,吸引着来自城市各个区域的年轻人,与这些综合体有着地缘关系的街巷里,店铺的业态也明显具有年轻化的特征。
五、文化产业-----无形资产驱动的活力
1994年,画家张晓刚在沙子堰小区中发现一种45平米的大开间户型,遂买下这间住宅,改造成画室。随后,大批艺术家被特殊的户型改造潜力和低廉的房价及租金吸引,纷纷搬入玉林。一年内,玉林街区就聚集起何多苓、周春芽,赵能智、何森、郭伟等画家,创作出一系列在中国当代艺术史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氛围。
90年代张晓刚与朋友在沙子堰画室
艺术家们开始举办艺术沙龙等群体活动,艺术家们的群体艺术活动对开放公共空间的需求,文化公共空间应运而生。而文化公共空间的聚集,则让艺术家们的文艺活动延伸到了街道。90年代至20世纪末,画家、建筑师、诗人等艺术家群体与玉林普通居民的互动频繁,共同营造出玉林街区文艺气息与市井生活交织,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的生活氛围。2018年后至今,玉林街区的城市更新也悄然启动,越来越多的人回到玉林生活和创业,咖啡馆、书店、特色民宿、艺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区各个角落。在2021年12月的新一轮城市更新中,众多文创机构、文化空间落户玉林。玉林西路、玉林东路相继进行了更新改造,引入更多零售商业,人流涌动,焕然一新。蓓蕾社区邀请“白夜”展开的“白夜·花神诗空间”项目,联合著名艺术家何多苓将原芳华社区办公楼改造为一个以“花”为主题的,集图书馆、咖啡馆、小剧场及展览场地于一体的新艺术空间。
白夜·花神诗空间
以市井烟火气为人称道的玉林街区,也一直持续吸引着文化、艺术、设计、音乐等创意人群入驻,沿街商业更是咖啡馆、独立书店与大众餐馆比邻而居,持续演绎着文化与市井交融的丰富街区生态。玉林是以居住空间为主的城市片区,商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对城市新区,规模非常有限。但是,正是利用这些多则几千平米,少则几十平米的文化、商业公共空间,玉林充分发挥了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将玉林的名声延伸到全国甚至海外,走上了形成特色城市名片和城市品牌的道路。
六、实体商业-----低房租下的多元商业
玉林几十年来都是成都创业开店的热土,得益于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小街小巷给大家带来的安静和悠闲的氛围,也是这里的居民和经营者们用自己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年复一年塑造和构建出来的烟火底蕴。这里不乏经营超过15年以上的传统老店,但近年来各种新的青年业态,咖啡、酒吧、书店等等也纷至沓来,这些让玉林开始有了新的面貌与活力,也构成了玉林自发式的,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现象。
在玉林有很多经营了十年以上的各类店铺,传统且几乎一成不变,与我们现在常被提及的场景化,迭代,社群运营等几乎毫不相干。它们和玉林街上近几年开起来的各类年轻化店铺交织着,把城市自发更新的进程具体化。老万手提式串串香在蓓蕾街已经有20年了,每天只做晚餐的生意,没上任何外卖平台,也不经营大众点评。20年里,房地产价值翻了几翻,而串串店却一直做着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意,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依然便宜如初的房租成为这一传统生意最后的的防火墙。
经营了20年的老万手提式串串香
“宅言言”东南亚融合料理餐厅位于玉林南路7号院的入口处,于2021年开始营业,主营东南亚菜。玉林南路7号院是玉林建设初期的返迁房住宅区,住户多位当时被拆迁的农户,拆迁时还在住宅一楼外围为每家配建了几平米的工具房。随着城市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迁入,工具房成了低收入人群的租赁房,住宅区内的乱搭乱建也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宅言言租赁的是一处搭建房,将这种城市“野生”状态作为自己消费场景的一部分。同时,搭建房的低租金也成为这一创新的有力支撑。2022年底,随着新一轮城市更新的深入,玉林南路7号院拆除违章搭建,“宅言言”搬离。玉林南路7号院将由新的运营公司统一打造运营,加入新的文创业态与原住区融合。旧的低租金物业给到创新消费场景足够的生存空间,新的租金体系能否适应新业态的健康生长有待检验。
位于玉林南路7号院入口的“宅言言”
我们在和MEDISN·药厂的主理团队的聊天过程中,“我们喜欢”是最高频的语汇。一般我们以为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是足够任性的态度,但其实在做一家店这件事上,“不喜欢“才是真的任性。MEDISN·药厂禁止吸烟、禁止喧闹猜拳玩游戏,大众点评上的好评和差评的分野就在于此,有人甚至说,你干脆别开酒吧,开个图书馆好了。但主理人红药说,大家各有自己的坚持在,我们本来也没想要吸引所有人。保持态度的底气,很大的一部分来自于即使开店经历了三年疫情,仍然保持总体盈利。玉林片区相对于商业区街铺不到三分之一的总体租金是实体店老板们得以“呼吸”的重要保障。商业店铺的普遍低租金,甚至非商业空间开店,在玉林几乎是一个更普遍的现象,甚至在90年代建成的其它区域也比较常见。由于规划建设早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商业配套配置不足,因此在一个个居住区内并没有如现代小区一样,提前规划建设好集中的商业用房,而是随着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和生活的需要,民间因地制宜,将与街道相邻的一层住宅改造成了商铺,用于经营。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请教过社区工作人员得知,在2010年以前形成的非商业空间店铺被予以保留,在2010年之后杜绝新增。
芳华街的沿街商业
走在玉林的街道上,总是能看到正在装修的新店铺即将开业,即使是在新冠疫情的这三年,也总是有新店正开。而且在这些新开的店铺里,咖啡、花店、书店,复合空间更为多见,无论是空间美学的表现还是对年轻人的吸引,都让街巷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曾经问过不同社区同样的问题,这些街区上的年轻业态,是你们有意引导的结果吗?这个答案总是否定的,这个现象更多的被认为是自发形成的。而低租金,无疑是商业多元生长的土壤。
七、结语
虽然有着相对老旧的外观,但玉林生长于改革开放后,其实是一个仅仅四十岁的新区。今天的玉林几乎全部是在80年代开始的城市化进程中,在农田上拆除原有聚居点上重新建设起来的,城市环境集中在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形成,形成了今天以居住小区为主,较为单一的街巷风貌。接下来的二十年,“进化”出了更加丰富的商业形态,文化业态,玉林的文化商业一度成为成都地标。近年来随着建筑和街道渐渐老旧,地方政府引导下的城市微更新正在进行。四十多年来,玉林片区的城市化和城市更新就从未停止过,一直以来是一个积极生长的城市片区,为我们探寻当代城市生长的基因提供了一个生动范本。
玉洁巷3号活动广场上的居民们
如果把玉林的城市基因归结为“呼吸感”,那么“呼吸感”来自于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从城市结构上,玉林的“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结构,更加适合慢城市生活,适合城市“烟火气”的发展;从城市配套的发展上,玉林充分结合了“自上而下”的引导与“自下而上”的创新,集中的街区打造和社区综合体的创新成为玉林新一轮城市更新的亮点;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玉林在早期就自发的形成了独特有影响力的文化IP。这一无形资产在后期城市更新中,成为了创新文化业态和商业业态的自发生长的土壤;实体商业传统与创新并存的百花齐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玉林片区相对于其他城市新区低廉的商业租金。
给玉林带来“呼吸感”的其他因素还包括但不限于,社区治理的人性化,新旧人口带来的的多元文化,怀旧的城市场景等等。我们的这份来自玉林的“田野调查”才仅仅开了个头,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还希望采访更多不同职业、不同角色的人群,跟踪更多正在发生的城市更新计划,为城市的生长脉络找到一份来自玉林的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8]刘杰希.基于多元数据的老旧城区慢行系统评价与提升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片区为例[J].四川建筑,2018,38(5).
[18]石泓可.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成都市街区制居住空间研究[J].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