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结束
论坛报道
唐康硕建筑师
分享
大树下的院子
北京安定门内泊寓项目
会议情况回顾:
基于成都首届社区美空间全球创意设计征集活动,锐意设计中心与《城市 环境 设计 (UED)》举办了一系列建筑师沙龙活动。
本次“青年建筑师论坛 \ 北京站(线上)”正是这场专业活动的一系列联动内容之一。活动于8月29日,在腾讯会议的线上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5组在北京独立执业的、先锋的中青年创作型建筑师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他们在社区、公共建筑领域的设计实践,每位建筑师分享了一项自己的正在建设或者已建成的社区类、城市公共类建筑,以及对于社区建筑、社区治理、公园城市等理念的研究或思考。
与会的建筑师嘉宾均是立足北京、项目覆盖各地的行业翘楚,均具有荷兰留学、执业的专业背景,嘉宾有:
北京大木佰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林海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唐康硕
officePROJECT 普罗建筑事务所 常可、李汶翰
Monolith Architects 方石建筑事务所 毛磊
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hyperSity 殊至建筑 史洋
UED新媒体/活动策划 孙宁卿
本次报道,将会做多个系列来展现给大家,分别将陆续介绍各个建筑师分享的项目和围绕本项目进行的相关讨论,另外也会把论坛自由讨论环节的精彩内容在最后放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关注这一系列、喜欢我们的内容。
唐康硕建筑师 分享 大树下的院子
唐康硕是MAT超级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荷兰注册建筑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北京建筑大学校外导师,荷兰贝尔拉格学院(Berlage Institute)建筑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近来专注于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转型策略以及基于类型学的建筑设计和研究,事务所作品曾多次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MAT Office | 超级建筑事务所,是由唐康硕和张淼于2013年创立于荷兰鹿特丹的一个设计和研究事务所,2015年开始在北京进行建筑实践。事务所采用类型学方法指导建筑设计,关注“单元”和“界面”,强调“公共性”和“开放性”,通过对“个体与群体”的关联性讨论进行公共空间营造。事务所主要致力于观察和思考当下城市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通过一系列设计研究和项目实践,在城市、策略、建筑等多种角度给出提议,并希望以此为基础引发对新的建筑类型的探索。MAT Office | 超级建筑事务所近年来的建筑实践主要集中在城市地标和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教育建筑、创意办公园区以及老城改造更新带来的工作空间、居住空间和社区空间的营造。
分享
大树下的院子
北京安定门内泊寓项目
唐康硕:
我们主要的建筑实践是在下面几个大的方向,例如城市更新、社区更新、校园建筑以及一些新的文化建筑设计等等。我觉得我们在社区更新这方面还是有发言权的,当时我们(从荷兰)回来以后,从2015年就开始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做了大概有3到4年的学生工作坊(workshop),其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北京的老旧小区。
因为当时刚开始有一个声音说,怎么能够指导并开展在城市里的社区更新?以往的社区更新,尤其是政府层面主导的,都是限于社区的一些硬件设施的提升,比如外墙、供暖等等。那么怎么用某种方式把社区建设和社区营造都做好?——这是我们想去做的。最终我们的重点在于,如何创造邻里可以使用、可以交往的空间。
我们所做的社区类的建筑,大概有十几个。其中最大的项目在北京三环边,是一个十几万平老小区的整体更新规划。最小的项目在北京天桥附近,是一个14平米的小房子的更新。
对于今天的分享,我选择了一个特殊的青年公寓项目。做完这个项目以后,我们事务所对于在这种老城区里的更新项目有了更多体会。我们后来还把这个项目带到了威尼斯双年展,参加了2021中国馆的展览。
这个项目位于北京老城区二环内的北锣鼓巷。它与林海老师之前分享的项目之不同在于,林海老师的项目是真实存在于一个胡同片区,而我们这个项目所针对的场地,其现有的建筑已经在上一轮城市化后被从胡同里面的四合院儿置换成火柴盒式的现代建筑。
所以整个场地内外看不出有太多北京老胡同气质,但是其密度感是没变的。场地在改造之前如下右图所示,它原来是一个闲置许久的办公楼,改造后变成了一座70间房间的青年公寓。虽然内部已经被置换,但是运营方没有去动它的外立面,所以找到我们来设计建筑外部。
我们到达现场后,发现整个院子中间有棵树,第一次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强烈感觉。第二次去时已是春天,大树绿意盎然,爬到房顶看了后,发现还是老城区里特别的一种城市机理。有好多这种大树从这些院子里的缝隙钻了出来。
后来我们想还是以院子和大树作为背景去设计。虽然说房子已经是多层建筑,但是街道还是基于原来的胡同尺度。众所周知,在北京的胡同里,产权关系是特别暧昧的的一件事,在其他城市有很多清晰的用地红线控制,反而在胡同里,由于它不属于城市街道,不受限于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等,而且也不属于私人财产,它正好处于一个中间的暧昧区域。胡同里居住的居民也会占用小空间来盖房子。城市管理部门也对这种事情很头疼。虽然这个建筑退了一点用地边界,盖了一个五层的楼,但原来的胡同边界还是被用栅栏围了起来。
我们的想法是,由于运行商只有几年的运营时间,那我们只是单独改一个立面,还是去制造一种可以为青年公寓所容纳的特别的社群所使用的空间?所以我们的策略也特别简单,就是围绕这个小房子的场地边界画了一个连续的线,就是右图这个绿色的线,然后这个连续的线就把这个房子分为两个院子,一个是靠外部面临胡同的外院,一个是围绕中心的内院。
我们把建筑立面和院子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出来之后,就把“线”加大加粗,通过类型化的方式置入很多功能。这个房子外面原来是白瓷砖,我觉得白瓷砖有比较强的时代特征,所以保留了。但我们用加法的方式在这个界面上去植入功能空间。
用什么东西来做这个新的界面?
这是比较重要的,虽然我们想强调这个界面,这个界面是地块、院子、胡同里面其他单位和外界的分界线。但是我们又不希望他们过于封闭,就用钢板做了一种树形界面。首先,从剖面关系而言,会让房子避让开一段距离,会让地下室和首层住户有一些采光空间而不会受到院子里活动的人的干扰。
第二点,这个界面在天气好的时候,会形成人与人的交往空间。比如现在九、十月份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季节。这个公寓的运营时间计划是持续10年,对我们来说10年是一个城市更新的过程,它并不是一个最终的结果。
所以在外部视觉效果的处理上,我们宁可让这种城市更新的层次直接暴露出来。比如它旁边有一个老的住宅楼,是一个红砖外墙的70年代建筑,中间还隔着一个80年代的白色小库房。这样我们的建筑就会有一种新老的强烈对比。最后我们在入口处加了一个雨棚,把大树的树池加宽加大,形成了一个公共活动的载体空间。
我们之所以采用了这种非常简单的干预方式,而并非那种把楼体都大变样的大拆大建的方式,因为那样会非常扎眼,不符合老城更新里面一点一点去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么一个有棚顶、有变化的三维界面,给人们提供一个交往空间。
院内的这棵槐树在东城区登记在册,有60年的历史,所以我们就把原来的小树池去掉然后用混凝土重新浇筑了一个树池,形成了在树下人们可以聚餐、交流的青年社区。这与从前的某些生活状态是相似的,大家以前不管是在大院儿里生活、还是胡同里生活,都是喜欢在院子和胡同里互相交流沟通,但是现在是更多的年轻人在玩手机,这个项目就还原了十几年前大家的生活状态,它会产生一种很有意思的街道生活场景。所以我们当时决定去做这个项目,也是希望通过创造这个场所,让年轻人之间可以有更多行为方式的可能性。同时呢,平时白天的时候大家出门上班儿去了,胡同里周围的居民也可以来这个大树下的院子溜溜弯,胡同社区和公寓社区分时使用。
周末的时候运营方也会组织一些活动,像跳蚤市场啊,小型聚会等。像上面的图片就是他们举办的一些活动,有些音乐有些酒会,大家互相交换一些物品。它会形成一个年轻的社群、社交场合,一个场所。这个场所与周边的老城区有一定的差异性。下面是我在微博截图他们曾举办的活动,瑜伽、相亲、音乐等等。如果这个场地可以被好好利用起来,它应该就是我们当年想象的一个理想状态。
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社群和运营是不是很重要?我们在老城区也好、新城区也好,拿到一笔资金后做了改造,但是不知道谁来使用这个空间,也不知道谁来经营它的。这意味着缺乏使用者和运营者的参与的话,这个设计本身的潜力会不会被很好地激发出来。
所以我觉得应该针对这种社区以及人群提供一种可靠的解决思路。这个思路可能是策略层面的,也可能是场景上的。我觉得无论是社区更新也好,城市更新也好,最重要的就是人。缺乏了人,这个设计本身就没有意义。
第二个我们思考更多的点,就是年轻、有活力的生活方式在老城区的一个延续。这件事不光在北京——在成都,上海,厦门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城市都会面临新老城区更新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发现反倒是密度比较高、且新旧交替的老城区会容纳很多好吃好玩的地方,例如小咖啡馆,小音乐店,音像店等等一些小的可以聚集的地方。
但这些老城区的实际居住者往往却不一定都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这些人并不经常消费和使用这些场所。但是如果这些老城区没有年轻有活力的人一代代的注入的时候,那么老城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这是不敢想象的。所以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都会存在这种现象,当年轻的生活方式进入到老城区的时候,它必然会改变了老城区的某种功能,某种空间。这个功能和空间,它其实不会对原有居民封闭,它们对原有居民也是开放的。那么当原有居民逐步地去耳濡目染,甚至他们的孩子也去参与进这样的一个空间时,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因为这个项目的场地离我们办公室特别近,我们曾经回去看过几次。白天它周围活动的居民也会来这个院子遛狗、遛弯。到下午四点钟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附近的酒吧、咖啡厅。同样的一个场地在早晚的不同时间段,分别服务于周围的老城区的居民,老城区居住的年轻人或从外面来的年轻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现象,也是非常健康的循环。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
探讨
孙宁卿:
MAT所改造的这个院子分为内院和外院,在管理上而言这个院子是外院对外开放、内院只能自己用吗?
唐康硕:
这是个好问题,其实这个设计是2017年做的,然后施工是2018年做的,2018年的时候我上一次去威尼斯,他应该刚刚做好运营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因为2020年的疫情,北京管控比较严格,所以这个青年公寓慢慢就不用了。但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外院有不同的商户进驻,比如有一个咖啡厅、还有一些服装店等小店铺,它的内院和外院之间是相互连通的,我们当时就建议不要让这个院子除了晚上以外有任何的门禁,我们把门禁放到了建筑内部。以使内院和外院有一个完整的生活场景。
孙宁卿:
关于材料的选用。这个绿色的部分大部分用的是金属,为什么需要选用金属,而没有选用比如更接近自然的、例如耐候木之类的材料?
唐康硕:
因为北京冬天的时间比较长,大概从11月份开始叶子就掉完了,一直到4月中旬这段时间内,树都是没有叶子的。因为上面的照片是夏天拍的,所以它们的枝叶很茂。但是在冬天的话,如果没有一个绿色的环境,我们想人为地制造一点有生气的氛围。如果用木头、用黄色的,用一种让人感觉越来越暗淡的色彩,那么它和原来的感受就没有拉开,用钢材质是因为它本身可以放得比较持久,也不易因自然原因而变化或褪色,可以四季如“春”。
孙宁卿:
我之前去过MAT的办公室,我看到你们每一个项目在最后都会用一幅画来展示它。这个项目同样延续了你们一贯的习惯,这里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它属于一种设计习惯,还是一种反过来用图画去审视设计的一种方法?
唐康硕:
我从几个方面说这个事情。首先,18年以前画的比较多,由于这种画每次都要花两三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那时候还有时间,后来18年之后一般就没有时间了,就画的少了一些。
第二点,为什么要画这个画呢?简单来说是为了表达一下设计,有时会把一些现实中看不到的场景表现出来。比如上面的画其实讲述的是一个场景,比如说在树下看电影等等,描述的是现实中不太经常出现的场景,但是我们会特别理想化地把这个场景记录下来,记住我们当时设计中对整个空间使用设定的一种特征。而且我后来回想了一下,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改造项目中会用图画来表达,新建的项目一般不画,因为新建的项目和改造的项目情况不太一样。改造项目通常有很强的周边场地特征,有很强的空间策略。所以我们就特别渴望去找到策略,也就是分析活动与空间之间的连接,通过绘画去做一些我们想做的事,用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方式去表达。
还有一个层面的原因,其实是想通过这样一种建筑画进行反思。这个反思,有的时候是觉得比如这张画,当时画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画完以后我们就在想,这个设计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即时性的。可能两三年以后会被转换成另一种被置换的东西,他一夜之间就可以被拆除、被消失,然后过了几个月它又以一个新的面貌出现,然而这里头不变的是什么呢?一定是周围的房子和这棵树,所以这个时候,对我们来说,觉得通过建筑画你又能够挑战原来的策略和原来对整个改造项目的思考。
史洋:
我前段时间路过那边,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被拆掉了是吗?
唐康硕:
对,因为去年疫情,公寓停了,然后这个项目就被回收了,变成以前的一个办公楼用途了。
史洋:
我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些城市更新的项目,很多是在特别强的资本的推动下——就是我们所谓的风口,无论是这种联合办公、青年公寓,还有这种所谓新零售的各种线下空间,甚至有可能未来会渗透到这个社区内的一些项目里面,它有可能周期特别短或者是特别不可预料。那么在你设计之前,是否考虑到一些未来可能在某个时间点有某种不可靠的因素,会把你的整个项目拆掉,或者说你的项目可能只是一个短暂呈现?在这种前提下如何来影响你的设计策略,或者说在你设计过程中,这些点是如何成为你设计的一些依据或者一些考虑的内容的?
唐康硕:
肯定会影响的。一开始的时候,这个设计任务并不是这样的,甲方开始是希望做一个建筑立面改造。当时场地的状况是:原来的房子是90年代常见的那种白瓷砖外立面的,然后周围是有涂料的建筑,还有一些红砖的老房子。
我们想,如果只做一个立面改造,你不可避免的是要对它的建筑楼体——不管是通过材料还是色彩等等——的变化,让他们和原来长得特别不一样。但是我们又会觉得这种特别不一样首先会给胡同里面的平衡带来一定的干扰。其次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短暂的项目,当时业主开始的时候承租了10年,而我们当时也估计在某个时间比如三年、五年的时间点上会被置换。当时我们就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是否换一种策略,不要对整个建筑有过于大的改变,而是把同样一笔钱用到一个不一样的地方——虽然也是要被拆除,所以用的是这种轻质的结构,这样拆除起来也会不容易出现更多问题。那么难点就在于,我们怎么能够在这种新植入的东西上、加进一层界面上去做文章,去产生一个可以使用的空间,这个确实会特别受到影响,事实上后来也证明这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是短于我们当时的预估的。
易小楠:
现在这个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政府还是从民生的角度建造了一个场景,目标是为了让老百姓出来——其实更深层次也是希望他们能出来产生活动和消费,然后我们这些场景布置中,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类场景,一个是自发的场景,比如我们走下楼,我们可以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坐下来聊聊天带孩子去玩,还有一种被动的场景,就是社区必须组织一些活动来引导人这些去参加,像这两种场景中,肯定是后者可能带来的消费会更多。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怎么来考虑这些场景上的布置?怎么考虑这些场景后期的运营?
唐康硕:
我们会给建议,例如这个院子分为两部分,外院和内院。外面的这几间它底下是社区的商业,做的主要是与对面胡同的连接。所以我让连接的部分变成可以招商可以运营的部分,最后它就变成了咖啡、书包之类的小店。这个外部的院子本身比较小,但是从属性来说更偏公共性一点。里面的院子虽然是比较方正的,但是它是更偏私密的、更偏居住的属性。
而且当时在使用的时候,外面的商户他们有自己的一些调整,所以如果我们只是考虑公寓的居住的单一属性的话,它其实就不需要这么麻烦,甚至立面都不需要做,我们只需要把这个景观入口烘托出来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它成为老城区里面年轻人的一个聚集点,希望他能够吸引别人过来的话,那么它一定还有一些不一样的场景,要给他们自己一个自由度去组织。这种内外有别的策略也不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也是和运营方一起讨论出来的,因为他们也有对于今后运营的一个大概的思路,建筑师主要是帮着想如何去布局这件事,以及当我们布局好了后,最后在使用的时候怎么能够相互之间又能借用,又互不干扰。
▲北立面图 ©MAT
▲东立面图 ©MAT
*敬请期待下期的建筑师分享
项目信息PROJECT INFO
/
项目名称:北京泊寓北锣店外部空间设计
设计方公司名称:MAT Office | 超级建筑事务所
主创及设计团队:唐康硕,张淼,王飞宇,刘友鹏,王怡茜,杨文浩
建筑面积:1230平方米
建筑材料:钢板,花岗岩,烧结砖,陶瓷颗粒地面
设计年份:2017年5月~2017年9月
项目所在地点:北京
摄影:唐康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