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结束
论坛报道 常可建筑师 分享 侨东学校竞赛方案 会议情况回顾: 与会的建筑师嘉宾均是立足北京、项目覆盖各地的行业翘楚,均具有荷兰留学、执业的专业背景,嘉宾有: 北京大木佰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林海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唐康硕 officePROJECT 普罗建筑事务所 常可、李汶翰 Monolith Architects 方石建筑事务所 毛磊 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hyperSity 殊至建筑 史洋 UED新媒体/活动策划 孙宁卿 本次报道,将会做多个系列来展现给大家,分别将陆续介绍各个建筑师分享的项目和围绕本项目进行的相关讨论,另外也会把论坛自由讨论环节的精彩内容在最后放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关注这一系列、喜欢我们的内容。 常可建筑师 分享 侨东学校竞赛方案 常可建筑师是北京普罗建筑的合伙人与首席建筑师,普罗建筑的合伙人是常可和李汶翰,另外常可先生也是荷兰注册建筑师,毕业于天津大学和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曾就职于荷兰的cityforster都市联盟,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常可和李汶翰另外还有一个双重身份,本身也是合社青年民宿社区的联合创始人——二位不止是建筑师,也是民宿品牌的创业者。李汶翰建筑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和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曾工作于奥地利知名的建筑事务所蓝天组,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常可给大家分享的项目是参加“新校园新社区五联展”第二季的侨东学校竞标方案。 分享 常可: 前面听了几位老师的分享,深有体会。今天也感谢邀请,这种聚在一起讨论的机会很难得。我分享的社区类的项目不太一样,是个学校项目的竞赛。分享的项目标题叫“学校和社区:如何从城市设计层面创造建筑的社区性”。 其实,我觉得谈社区,而项目并不一定是跟社区完全相关,我们可以用社区性的思维来设计,例如在项目中创造一些共同体的感受、共享、建立联系等等的感受。我们在以前很多项目里——不论是展示中心,还是青年公寓,甚至是办公园区等——都很重视要去创造一种共同体的感受,把这种意图作为一种设计意识来保持。 我们从几年前开始做比较多的公共建筑,逐渐接触了很多学校项目,所以今天特别选了学校来讲,因为它里面有很多可以谈共同体问题的内容。 虽然对于学生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地,但学校其实是社会中为数不多的可能形成社会共同体的试验场,其中可以形成每个人对于社区、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基本认识的一个场所,所以我们在做很多学校设计时也是在做社区。之前做的罗湖翠园中学,还有最近刚建成的幼儿园,在这些项目里我们都试图不仅做一个传统的学校,而是一个可以产生交往的、建立互相联系的共同体的那种地方。在做这种大中型建筑的时候,我们有时候觉得建筑不仅仅是它自己,也不仅是社区的问题,而是社会共同体的认识问题,甚至是属于城市的一部分,在这个范畴上,“共享感”对于社区是尤为重要的。学校,作为社会性的公共纽带,更应承担城市设计层面上对社区共同体的社区营造的责任,如果从社区营造的角度切入学校设计,不仅把学校本身的狭义概念扩展了,而且更能回归具体的、个体的。 所以我就以我们今年参加的深圳五连展的其中一个项目,侨东学校整体方案,来作为今天的分享案例。 这个学校位于福田区的华侨城,旁边是深圳园博园。当时有好几个学校待选,我们选了这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场地很有意思:周边有很多要处理的复杂问题,例如有自然的问题——和公园的关系;还有历史的问题——比如周边有现有城市环境的景象;周围还有住宅区——这些住宅区和场地之间的关系也要考虑。 这个项目,在学校五联展之后,一直没怎么宣传它,所以今天借此机会讲一下它。 首先,学校用地上原本只有一条路,在园博园中间还新规划出了一条路,但是现状并没有。所以我们觉得生硬的从园博园的中间规划出一条路是不合适的,能否考虑一下时间段的问题,暂时先不建设它,先保持社区和公园的连接性,我们实际上希望学校和公园是没有硬边界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的社区的感觉。 第二点就是历史。现有的场地我们深有体会,这座公园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所以如果在红线内完全做成一个建筑,把公园的一部分吃掉,就等于把社区和公园完全隔离开了。我们不想破坏社区居民和公园之间产生的美好时光。那样的话就不是一个很好的社区空间的营造了。 所以说我一直在想,学校、社区、公园,三者如何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呢?我们的策略是把学校的地块边界进行退让处理,这样就还可以保留社区和公园之间的连接性,不至于完全隔断。将学校至于三者里的居中关系。学校边界退后,还能使社区和公园之间能够随意穿行。这样原有的公园内的设施都可以保留下来,然后从这个廊道里就能看到学校里孩子们发生的种种运动。 另一点就是,原来这周边就有住宅楼,而现在有个学校挡在它面前了,虽然学校算是提供了很好的公共设施,但实际上它无论从光线遮挡、还是视线的角度来说对住宅都还是有很大的破坏,所以我们的提案里就考虑到学校和周边住宅的关系。我们觉得学校不能只考虑自己,比如这块的住宅都是二十万一平米的公园景观房,你如果把六层以下的部分都遮挡了,对他们肯定不公平对吧。 所以后来我们就调整了这个布局,把学校拆成了多个部分,避让开了所有住宅的视线。所有的黑条部分就是教室。这样的话,对周边居民来说,我们的设计包括表现的姿态,相当于把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共同体,考虑到了各方的利益,这样我相信他们就会很容易接受我们的学校提议。 在这种时刻,建筑师是就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存在的。我们保留了原来的道路,把各种运动场地散布在校园里。从平面上和剖面上来说,校园和公园就形成了一个相当和谐的关系。我们把跑道放在了二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遮蔽的廊道,下面就放置一些公共的、对外的设施,就好像成了公园自己的一条廊道。 有人说我们把学校的一部分区域密度做得过大了,但实际上我觉得是因为兼顾了住宅的利益,因此考虑到所有人的利益之后,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损失。 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一个没有围墙的校园,有时社区的人每天走着走着就顺着廊道走到公园里了,然后在这里有个包公庙之类的公园的设施,还有树木都得到了一定的保留,包括公园内部的地景、高差,自然跌落的这种状态也都融进学校里了。形成了怀抱自然地貌的一个空间。 但是也要解决学校的安全问题,所以用一个金属网一样的软质边界把这个区域围绕了起来。这样廊子下面和公园包括包公庙这块就完全为社区所用了,成为公园和社区的一部分。这块区域和学校之间就形成了软质的连接,隔离感不会特别强。这样从公园看过去,学校就不再会有围墙的感觉,感觉就像在学校当中漫步。 学校因此和社区、城市融为一体,学校退让给社区和公园的这部分就形成了金属网边界之外的一个廊道空间,这就形成了学生家长的等候区。家长等候学生,看着学生活动、早晨来跑步的居民、晚上来休息、打牌的人,在这里就把所有的活动叠加到一起了。 而且在这个廊道下其实也不完全属于学校内部,因为主入口其实是一种软质的边界,在学校主入口形成了一种并置的关系,上面是学校教室宿舍,下面是学校的跑道,再下面就是社区的人可以随意穿行的地方,再往里能看到一些运动设施。 这样一来,学校就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成为了社区本身。通过建造学校这样一所公共设施,我们让人们意识到原来城市是这样的,城市是可以形成共同体的,而不是说城市和学校有对立关系,这样一来,所有人之间就产生了比较自然的状态。 建筑部分我们采取了一种非常放松的形式,这里也通过高密度的做法产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最终,这所学校产生的结果其实不是很复杂,但是它基本上考虑到了所有的东西,包括视野、学校的私密性、学校的视野、还有学校的公益性、包括教室宿舍部分的相对独立性,所有的东西其实都综合考虑到了。 我觉得通过侨东学校设计,体现了当代建筑的一个紧迫任务——当然也是一种机会。你可以超越传统建筑师的位置,能够统筹各方面价值观的碰撞。作为一种关系的中介,联合去完成社会的project——而不仅仅是工程和空间意义上的project。当你完成了这件事,反向就创造了新的建筑学领域。我觉得这就是建筑师可能在社区营造领域中最关键的角色。 另一点,侨东学校设计竞赛虽然得了第三名,但这个设计其实是某种宣言: 1. 我们认为学校可以作为社会性的项目,本身应该更加关注社会关系的营造。学校的设计,仍然要以对核心功能进行重新拆解和再组织为基础来进行。 2. “社区”并非一种口号,我们必须尽量关注所有人(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具体利益。这样才能使设计的创新具备根基。 探讨 UED: 这所学校里面有哪些功能是可以兼容提供给社区的? 常可: 在这个深圳“新校园新社区五联展”第二季的竞赛里,他们本身就很强调“社区”这事儿。其中最迫切的内容就是怎么让社区共享学校的内部设施。我们的考虑是创造了一个共享空间,这个空间还贴近了可共享的体育设施,它是直接挨着体育的区域的。 然后就是分时使用。解决学校在和社区共享空间时候的安全性问题就很重要,这还挺难解决的。基本上是周末时,当没有学生的时候,可以把这个空间开放给社区来使用。因为在中国现状下,学生的安全非常重要,不可能把学生和社会人群混到一起,这里就需要建筑师的智慧来设计了。 其实分时设计也不太好解决问题,因为有时它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而且也算不上功能上真正的共享——它是从时间上进行分隔的。虽然说节假日时社区可以使用学校设施,但是这不是重点,我们更强调的是创造一种在平时的共享的“感觉”。我们创造了一个中间的模糊地带,这个地带其实不属于学校,而属于社会,但身处这个地带时你会感觉进到学校里了。这样对于社区来说就有了一种“学校被我们共享了”的“感觉”。所以我今天分享这个内容时,也没过多讲学校的功能本身,而是谈了它的社区理念。 UED: 你刚才提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共享的感觉”,其实它指的是“氛围”。我觉得这些年中国的建筑师可能不太提“氛围”的概念了,但早年日本的一些建筑师,例如SANNA,在设计中经常提到氛围。这很有趣,太久没听到建筑师提“感觉”了! 常可: 嗯对,我觉得这个是建筑师在社区营造里面最重要是因为其实现在有专门做社区营造的团队,就是很多比如像大鱼团队之类的,就他们是专门做这种社区营造的事儿。 我觉得在社区营造里,这事儿挺重要。例如大鱼这种团队,专门做氛围。那么建筑师能做的事儿有哪些和他们不一样的?那就是“营造”嘛,不管是空间,还是空间的关系,这个东西是建筑师来创造的,属于建筑师的范畴。在这个事情中,又回到了林海所讲的事情,就是建筑师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项目被人们所接受到什么程度?建筑师能够贡献专业知识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但是肯定不能强求建筑师解决社会问题嘛。所以我说,也就是塑造的是一种“感受”嘛! 锐意设计中心: 我想说点感受,常可老师之前也是参加过我们的天府新区学校竞赛的,我对这个设计中学校和社区的边界的问题很有感触。 现在在疫情的环境之下,我感觉社区之间的边界越发被强调了。尤其是咱们现在进行封闭的话就是以小区为单元进行的。所以我觉得像你说的学校和社区怎么去融合这事儿,可能真就只是一个理想吧。因为学校的管理方来说肯定不想把学校拿出来共享的。而且学校最多是能共享一些例如图书馆、娱乐室等之类的空间,而教学单元是很难拿出来共享的。 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共享学校的空间,对管理会造成很大困扰。我觉得共享的理念是挺好,但是操作上真的很难实现。学校一般都不太愿意接受这种会对学生的安全产生任何威胁性嫌疑的开放性。 常可: 所以我上次在天府新区的学校竞赛里也说了,中国的学校有自己独特的问题,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共享的,社区内的东西共享到什么程度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比如荷兰式的共享,在中国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我觉得从实际出发还是能去思考如何让人更能够体验到共享的。不是说把图书馆放到路边就创造出共享了——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我们也思考了很久的这个问题,最后感觉如果通过某种设计方式来处理一下,在边界仍然存在的前提下让边界被人感知到的感觉没那么强。 另外,所有人都在谈共享,但没人批判它。其实这也是要探讨的。 史洋: 常总所讲的项目,在竞赛中得了第三名,那么前两名在总图上和社区的策略上和你的方案有什么差异?感觉争议最大的应该是跟公园的融合这点,你退让了很多空间给公园,这对学校来说肯定是巨大的问题。 常可: 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方案基本上没有考虑住宅,都还是把住宅遮挡了,但是他们在学校内部创造了一些比较好的空间。策略上来说只有我们考虑到了住宅的视线问题。三家都有考虑共享的问题,前两名的方案也有考虑把社区引入学校里的类似理念,但我们算是比较激进的。 ▲侨东学校第一名设计方案 ©亘建筑 ▲侨东学校第二名设计方案 ©gad杰地设计 *敬请期待下期的建筑师分享 我们将于2021年9月11日在成都捌楼八号举办青年建筑师论坛(成都站),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项目信息PROJECT INFO 项目名称:侨东学校设计方案 设计方公司名称:北京普罗建筑事务所 主创及设计团队:常可、李汶翰、姜宏辉、赵建伟、陈纪元、邹汶蓉、邹洁茹 设计年份:2021年7月 项目所在地点:深圳 业主:福田区规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