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成都第二届社区美空间全球创意设计竞赛
本次方案的基地坐落在双流区黄龙溪镇黄龙社区,项目是对一座半废弃状态的吊脚茶楼进行改造。我们观察到吊脚茶楼即使坐落在人流较多的主干道旁,建筑的立面却依然没有被打开。如果把建筑比作是一个人的话,我们倾向于把它比作是一座“内向型”建筑。
场地现状
如何在有限的吊脚楼内部,打造集邻里活动与游客产业为一体的新型社区建筑是本次设计的切入点。改造重点一:周边社区与茶楼的文化寄居。项目基地身处社区核心位置,应当满足居民可以品茶聊天、听评书、图书借阅的基本功能。使其成为古镇核心区居民主要的闲暇出入场所和文化苑。改造重点二:游客路线与茶文化的快消赏景。项目毗邻游客干道,作为黄龙溪古镇旅游经济的重要一环,改造后的建筑应当成为古镇文化输出和快消商业输出的重要角色。在功能规划时,应该在沿街立面尽可能考虑到游客快速消费,和短暂驻足观景的可能。
在看到鸟瞰图的时候,这座新社区建筑的属性就更加明确。毗邻2000年历史的黄龙古溪,功能辐射周边的古建筑。在综合思考了黄龙社区区位、人口结构、地理位置和使用周期等因素之后,我们认为,除了规划的服务于社区居民的传统茶楼和聚会阅读的功能,新改造的社区建筑应当同样服务于来往的游客群体,做到与地域功能的功能规划协同。团队希望用一种由内而外的生长力量,来重新激活这黄龙溪畔的吊脚茶楼。
这一次吊脚角楼的改造过程是从内而外的。在形态上,团队通过对周围树木的考察,为建筑的内在形式结构设计提供了自然且不破坏的思想启迪,整体形成向上生长和逐渐向外扩展甚至最终冲出建筑原本框架的“树木”意向。
沿街立面通透开敞,由分散跳跃式向上收进的几级台阶构成树木的“根”,通往二层的楼梯和曲线格栅构成逐级向上生长的“树干”,在顶部向两侧扩展,右侧顶齐墙壁后向下衍生出聚会区的沙发,左侧冲破“桎梏”向外跳出结出“果实”。
从整体功能分区来看,一层主要由快消茶吧和多功能会客厅组成。从临街端到后巷端,分别设置了临水观景座椅、快消的茶水吧台、连接二层的垂直交通楼梯,以及隐藏的厕所、多功能会客空间,同时拱廊可作为社区文化的开放展厅。
一楼功能分区
二层以楼梯作为交通核心组织,前后分别设置了观景的散台座椅和临巷的阅读区,两侧的悬挑会客厅和临空茶吧可以作为聚会使用。置入中央楼梯后,回字形动线对布局的影响。让东侧临街侧更加开放,对接游客。西侧后巷侧更加具有私密性。
整个的立面的改动是非常小的,我们希望这一次的改造过程是生长,而不是破坏。
快消茶吧的吧台与外部楼梯相连接的,同时设立简单的等候座椅给游客们带来休息和交流的空间。
展架会客厅所采用的木制桌椅均是可拼合、可折叠、可组合的,整个空间通过拼接组装可以变成展区、多功能会客厅、分散的品茶区等等。
沿着楼梯到达二楼,是吊脚楼观景效果最好的赏景区,设置了可以容纳六到十人吧台座椅。
旁边设置了一个八到十人的茶话空间,可以在观景品茶的同时和朋友来聊聊今天发生的趣事。
在建筑的整个的西南角,我们想让它有所打破,把阳光引入进来,同时给这本身就静谧的空间融入更多故事在里面。最终形成了一个四到六人的茶话空间和相对私密的阅读空间。
二层挑台观景区
因为预算相对有限,所以我们材料主要以木构为主,同时采用了一些廉价且耐用的材料和设备,让有限的空间满足多功能的需求。
我们把改造后的建筑用八个字来概括它所有需要的功能,分别是“快消慢品”和“赏景读书”。基于现有的室内茶室的翻新,我们建议增加底层的快消茶吧,来增加茶楼和游客之间的互动。同时在已有的观景和读书之外我们在现有社区空间之上叠加了新的游客社区空间。将本土文化和游客文化相共融,实现这次设计任务的目标。
沿街立面
曾经的茶楼是一个“内向型”的聚客地,它消解着同乡人的话题和生活,但也将这一切限制在当地社区的小范围之内。这与本是具备旅游属性的黄龙溪镇,略有功能策略上的不同。新规划的社区茶楼,不仅应当聚集当地社区的同乡人气,同样也应当是本地人和游客之间的文化和交流的桥梁。
茶楼的改造过程中,在沿街立面将设置新的入口,拉近游客与建筑之间的联系。通过增加临水座椅,增加了人群5-10分钟的停留时间。最大化地发挥建筑临水的特点,让吊脚楼不仅成为社区居民文化交流、赏景读书的首选,同时也成为游客驻足赏景、品茶聊天、了解黄龙文化的小镇地标。
改造后的茶楼,带来的不仅是社区的凝聚力,将原本疏离的邻里重新聚集到溪畔的水边。同样,它激发的更是社区活力,将多样的游客文化融入到了当地的社区之中。退休的老人在这里可以成为文化的讲述者,上学的孩童可以是文化的亲临人。将社区的进行“内与外“的文化双修,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激活社区空间。
活动发布
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