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火热进行中
12月04日
I
12月06日
已结束
人类自古以来不断地追求“美”的空间,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地域文化和价值诉求影响下,其具体对象和营造之道也有着各自的不同。“社区美空间”的建设是2020年11月成都市委社治委和宣传部联合发文首创的一项工作,其主要内容分类型,划重点地提出了空间表达的指引,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生产、共享体验、集体消费的空间美学营造方式。本文通过对该项工作的初步观察和思考,认为成都市社区美空间建设是建立在成都独特的生活美学价值基础之上的行动,由此探讨成都市在当代城市建设和有机更新中以空间美学介入社区,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和社会价值的特色思路、阶段成效并提出相关建议。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将“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作为重要建设目标之一,至今,“高品质生活”已经成为当前深度城镇化背景下最重要的目标追求和社会价值所在,对于成都而言长期以来均被冠以“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称号;近年来,成都更是成为最具市井烟火气的“网红”城市。自2017年,成都市明确了以发展天府文化为核心,加强“世界文创名城、赛事名城、旅游名城,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建设,塑造“三城三都”的城市品牌。至今,成都在上述城市理想的目标导向下,推动全球化进程,创建世界文化名城,不断激励城市空间文化的创新,以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积极投入到世界城市的各种排名和竞争之中。早在2017年9月,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召开,随后成都市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意见》;2018年2月,成都又印发了《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见》。这两份意见在全国较早地提出了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须要顺应新时期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并落实到一系列民生工程举措之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社区美空间建设就是在这一系列行动中,作为成都首创乃至被标注为“独有”的城市IP建设行动。其定义为“立足社区范畴,提供普适审美体验,深度黏合社会价值、生活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空间场景。”分析其主要目的,是充分运用空间美学,通过各种方式深度介入社区,起到优化社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社区商业服务空间效能,活化社区闲置空间资源的重要作用,达到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和社会价值的最终目的。第二届社区美空间(彭州市组)设计作品 (图片来源:加大工作室(Atelier X-Large)&印几建筑(Inch Architecture)推进社区美空间建设,是成都深化社区发展治理、落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部署、打造全国基层治理标杆城市的创新举措,自开展示范建设活动以来,结合创新创业、城市有机更新、社区发展治理等多项政策,叠加社区对创新文化的包容、对美学设计的支持、对新经济活力的渴望,造就了成都社区美空间的诸多成功案例和精彩场景。
城市美化运动作为一种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理论思潮,始于1893年美国芝加哥的世博会。由查尔斯·马尔福德·罗宾逊于1903年正式提出,呼吁城市的美化与形象改进,并倡导以此来解决当时美国城市的物质与社会脏乱差的问题。城市美化运动的最终目的在通过创造一种城市物质空间的形象和秩序,来创造或改进社会秩序,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而失去的视觉美和生活和谐,其内容应包括“城市艺术”“城市设计”“城市改革”“城市修葺”几个方面。城市美化运动试图通过空间形态设计,提升美学价值、社会秩序和道德水平的途径,产生了大量优美的城市形象,深远地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但同时也受到过诸多的诟病。其争论焦点主要包括美化运动昂贵的造价更多仅起到“粉饰”作用、为了满足精英阶层的审美趣味而较少顾及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利用决策和实施过程的粗暴手段建立城市的空间秩序,以及过分强调美学价值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等。劳森伯格、汉密尔顿和沃霍尔等人发起推进了波谱艺术运动,彻底颠覆了西方传统和现代艺术自律性特性,模糊了艺术作品与消费商品的边界,表达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愿望。受当代媒介技术和消费实践驱动的艺术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费瑟斯通、韦尔施和舒斯特曼等美学家为代表的当代日常生活美学理论。费瑟斯通从后现代体验与消费文化相关联的角度,认为日常生活中追求物质享受、身体快感和情趣满足等感性需要的合理性,坦然地面对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和世俗性,从中切实地诉求为人生幸福的审美化而不作审美超越。在明确地提倡市民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还主张市民大众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力求市民大众的艺术或审美活动从日常生活中来,又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始终以日常生活为市民大众人生价值和幸福实现的本体所在。成都是生活美学的东方样本,成都生活的美从来就是深藏于市井之中,对传统的包容和对时尚的追求都不需要粉饰,社区美空间只在实用和日常中表征。正如作家阿来所描述的,“成都是一座善于创造美学的城市,这个传统源远流长。”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空间不再是孤立静止的物质性存在和三维量化数据,而是建立在主体实践基础上的本体化存在,显现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所认为的“空间”“社会”“实践”的多元辩证关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空间实践”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的“时空压缩”、“空间批判”等表述都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知基础上。最为经典的列斐伏尔“表征空间”三元辩证法,将主体感知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以及日常生活体验的空间都纳入其中,并延展到艺术表达领域。“这是一个‘混杂’的空间——天然的属性犹存,但已是被生产之物——首先是生活,随后是诗歌和艺术的空间。总之,这是表征的空间。第二届社区美空间(双流区组)设计作品(图片来源:Loop Studio)在成都市委两个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社区美空间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社治发[2020]9号)的开篇,突出了要“促进美学运用与社区建设有机融合,提升社区生活品质”这样的核心理念。这种理念强调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关系,模糊了空间生产与消费的边界,借鉴了城市美化运动的合理手段,在当代艺术向空间转向的背景下,凸显了生活美学的地方性,以及信息时代下空间虚实相生的模糊性和共享性。在具体的建设要点中,文件提出了“文化特质”“集成打造”“共享体验”“美学运用”“市场运营”等五个方面若干具体措施。文件明确在建设推进阶段,有两条具体路径和要求。一是各区(市)县按照对“5+2”区域和其他区(市)县的不同要求,开展社区美空间示范创建;二是在市级层面,面向全球征集社区美空间方案,开展富有影响力的研讨会或竞赛活动,促进全球文创先进企业、设计院校和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社区美空间建设。对比两条社区美空间建设的路径,不难看出,前者对社区美空间的现实呈现和地方参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后者则从更高的维度,广的范围寻求多元主体来凸显创新性和影响力。第二届社区美空间(东部新区组)设计作品 (图片来源:二分之一自然建筑)社区美空间示范按照推荐—遴选—授牌—验收—评优的程序进行。区(市)县根据实际情况推荐示范空间,经过遴选程序择优命名授牌。2021年授牌100个,2022年授牌50个,分别由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检查验收。2022年底进行了首届年度十佳社区美空间评优工作,各区(市)县的佼佼者由社区代表进行终评汇报,最后综合终审专家主观评分的结果以及相关客观指标评价,确定年度十佳社区美空间建设案例。示范建设在遴选、验收和评优的整个过程都有一套试行的指标,从指标的构成情况来看,基本反映了建设的导向。具体而言,指标体系分为“空间指标”“社区价值”“项目品质”“管理运营”“宣传推广”等5项一级指标,“空间设计”“动线系统”“文化表达”“社区共享”“生态价值”“品质展现”“品质影响”“管理运营”“宣传策划”“内容制作”“宣传投放”等11项二级指标,以及更具体的21项三级指标构成。各项指标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使得建设的目标导向和指标传导更加细化。2021年8月3日,由成都市委社治委、市委宣传部、市委外事办联合主办的2021年中国·成都首届社区美空间创意设计全球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一共从全市选取了20个闲置社区空间作为设计素材,其中有养老托育空间、社区服务中心、市民之家、创客空间、社区综合体等类型,项目规模从200平方米到8500平方米不等,均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首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281家专业设计团队参与。第二届活动主办方增加了市规自局、市住建局两家单位,项目提前计划了实施预算。本次20个项目涵盖了社区服务中心、主题书店、社区公园等多个类型的社区空间项目,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总共收到326个团队报名,形成了236个有效方案。总的来看,这既是广泛凝聚理念和智慧,又是成都城市形象和社区发展治理价值观的宣告。有效方案经过专家初审筛选之后,最终交由阵容强大的终审组专家评审选出。在第一届活动开幕式上,媒体对主办单位代表发言的报导很好地阐释了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的目的。郑志先生认为:举办创意设计征集活动是为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