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火热进行中
12月04日
I
12月06日
已结束
人类自古以来不断地追求“美”的空间,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地域文化和价值诉求影响下,其具体对象和营造之道也有着各自的不同。“社区美空间”的建设是2020年11月成都市委社治委和宣传部联合发文首创的一项工作,其主要内容分类型,划重点地提出了空间表达的指引,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生产、共享体验、集体消费的空间美学营造方式。本文通过对该项工作的初步观察和思考,认为成都市社区美空间建设是建立在成都独特的生活美学价值基础之上的行动,由此探讨成都市在当代城市建设和有机更新中以空间美学介入社区,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和社会价值的特色思路、阶段成效并提出相关建议。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将“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作为重要建设目标之一,至今,“高品质生活”已经成为当前深度城镇化背景下最重要的目标追求和社会价值所在,对于成都而言长期以来均被冠以“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称号;近年来,成都更是成为最具市井烟火气的“网红”城市。自2017年,成都市明确了以发展天府文化为核心,加强“世界文创名城、赛事名城、旅游名城,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建设,塑造“三城三都”的城市品牌。至今,成都在上述城市理想的目标导向下,推动全球化进程,创建世界文化名城,不断激励城市空间文化的创新,以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积极投入到世界城市的各种排名和竞争之中。早在2017年9月,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召开,随后成都市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意见》;2018年2月,成都又印发了《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见》。这两份意见在全国较早地提出了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须要顺应新时期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并落实到一系列民生工程举措之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社区美空间建设就是在这一系列行动中,作为成都首创乃至被标注为“独有”的城市IP建设行动。其定义为“立足社区范畴,提供普适审美体验,深度黏合社会价值、生活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空间场景。”分析其主要目的,是充分运用空间美学,通过各种方式深度介入社区,起到优化社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社区商业服务空间效能,活化社区闲置空间资源的重要作用,达到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和社会价值的最终目的。第二届社区美空间(彭州市组)设计作品 (图片来源:加大工作室(Atelier X-Large)&印几建筑(Inch Architecture)推进社区美空间建设,是成都深化社区发展治理、落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部署、打造全国基层治理标杆城市的创新举措,自开展示范建设活动以来,结合创新创业、城市有机更新、社区发展治理等多项政策,叠加社区对创新文化的包容、对美学设计的支持、对新经济活力的渴望,造就了成都社区美空间的诸多成功案例和精彩场景。
城市美化运动作为一种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理论思潮,始于1893年美国芝加哥的世博会。由查尔斯·马尔福德·罗宾逊于1903年正式提出,呼吁城市的美化与形象改进,并倡导以此来解决当时美国城市的物质与社会脏乱差的问题。城市美化运动的最终目的在通过创造一种城市物质空间的形象和秩序,来创造或改进社会秩序,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而失去的视觉美和生活和谐,其内容应包括“城市艺术”“城市设计”“城市改革”“城市修葺”几个方面。城市美化运动试图通过空间形态设计,提升美学价值、社会秩序和道德水平的途径,产生了大量优美的城市形象,深远地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但同时也受到过诸多的诟病。其争论焦点主要包括美化运动昂贵的造价更多仅起到“粉饰”作用、为了满足精英阶层的审美趣味而较少顾及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利用决策和实施过程的粗暴手段建立城市的空间秩序,以及过分强调美学价值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等。劳森伯格、汉密尔顿和沃霍尔等人发起推进了波谱艺术运动,彻底颠覆了西方传统和现代艺术自律性特性,模糊了艺术作品与消费商品的边界,表达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愿望。受当代媒介技术和消费实践驱动的艺术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费瑟斯通、韦尔施和舒斯特曼等美学家为代表的当代日常生活美学理论。费瑟斯通从后现代体验与消费文化相关联的角度,认为日常生活中追求物质享受、身体快感和情趣满足等感性需要的合理性,坦然地面对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和世俗性,从中切实地诉求为人生幸福的审美化而不作审美超越。在明确地提倡市民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还主张市民大众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力求市民大众的艺术或审美活动从日常生活中来,又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始终以日常生活为市民大众人生价值和幸福实现的本体所在。成都是生活美学的东方样本,成都生活的美从来就是深藏于市井之中,对传统的包容和对时尚的追求都不需要粉饰,社区美空间只在实用和日常中表征。正如作家阿来所描述的,“成都是一座善于创造美学的城市,这个传统源远流长。”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空间不再是孤立静止的物质性存在和三维量化数据,而是建立在主体实践基础上的本体化存在,显现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所认为的“空间”“社会”“实践”的多元辩证关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空间实践”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的“时空压缩”、“空间批判”等表述都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知基础上。最为经典的列斐伏尔“表征空间”三元辩证法,将主体感知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以及日常生活体验的空间都纳入其中,并延展到艺术表达领域。“这是一个‘混杂’的空间——天然的属性犹存,但已是被生产之物——首先是生活,随后是诗歌和艺术的空间。总之,这是表征的空间。第二届社区美空间(双流区组)设计作品(图片来源:Loop Studio)在成都市委两个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社区美空间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社治发[2020]9号)的开篇,突出了要“促进美学运用与社区建设有机融合,提升社区生活品质”这样的核心理念。这种理念强调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关系,模糊了空间生产与消费的边界,借鉴了城市美化运动的合理手段,在当代艺术向空间转向的背景下,凸显了生活美学的地方性,以及信息时代下空间虚实相生的模糊性和共享性。在具体的建设要点中,文件提出了“文化特质”“集成打造”“共享体验”“美学运用”“市场运营”等五个方面若干具体措施。文件明确在建设推进阶段,有两条具体路径和要求。一是各区(市)县按照对“5+2”区域和其他区(市)县的不同要求,开展社区美空间示范创建;二是在市级层面,面向全球征集社区美空间方案,开展富有影响力的研讨会或竞赛活动,促进全球文创先进企业、设计院校和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社区美空间建设。对比两条社区美空间建设的路径,不难看出,前者对社区美空间的现实呈现和地方参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后者则从更高的维度,广的范围寻求多元主体来凸显创新性和影响力。第二届社区美空间(东部新区组)设计作品 (图片来源:二分之一自然建筑)社区美空间示范按照推荐—遴选—授牌—验收—评优的程序进行。区(市)县根据实际情况推荐示范空间,经过遴选程序择优命名授牌。2021年授牌100个,2022年授牌50个,分别由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检查验收。2022年底进行了首届年度十佳社区美空间评优工作,各区(市)县的佼佼者由社区代表进行终评汇报,最后综合终审专家主观评分的结果以及相关客观指标评价,确定年度十佳社区美空间建设案例。示范建设在遴选、验收和评优的整个过程都有一套试行的指标,从指标的构成情况来看,基本反映了建设的导向。具体而言,指标体系分为“空间指标”“社区价值”“项目品质”“管理运营”“宣传推广”等5项一级指标,“空间设计”“动线系统”“文化表达”“社区共享”“生态价值”“品质展现”“品质影响”“管理运营”“宣传策划”“内容制作”“宣传投放”等11项二级指标,以及更具体的21项三级指标构成。各项指标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使得建设的目标导向和指标传导更加细化。2021年8月3日,由成都市委社治委、市委宣传部、市委外事办联合主办的2021年中国·成都首届社区美空间创意设计全球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一共从全市选取了20个闲置社区空间作为设计素材,其中有养老托育空间、社区服务中心、市民之家、创客空间、社区综合体等类型,项目规模从200平方米到8500平方米不等,均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首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281家专业设计团队参与。第二届活动主办方增加了市规自局、市住建局两家单位,项目提前计划了实施预算。本次20个项目涵盖了社区服务中心、主题书店、社区公园等多个类型的社区空间项目,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总共收到326个团队报名,形成了236个有效方案。总的来看,这既是广泛凝聚理念和智慧,又是成都城市形象和社区发展治理价值观的宣告。有效方案经过专家初审筛选之后,最终交由阵容强大的终审组专家评审选出。在第一届活动开幕式上,媒体对主办单位代表发言的报导很好地阐释了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的目的。郑志先生认为:举办创意设计征集活动是为了实现两个“引入”和两个“输出”。一个“引入”是希望通过征集活动将来自全球的设计理念带到成都公园社区规划建设中,二是希望用全球征集活动的影响力让更多专家学者、设计师、公众关注并参与成都公园社区建设。“输出”一方面是向全球输出成都在公园社区建设上开放、共享的理念,另一方面是输出“社区美空间”的理念,让更多人认识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去体验我们身边的美好公共空间。师江先生则希望通过广泛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社区空间的创建当中,共同来为社区营造植入丰富多元的内涵,共同来让成都的社区变得更富有创意和活力,不断促进成都社区空间的更新设计和功能复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另外,也想通过宣传的途径,让世界看到成都是一个高度开放、充满想象力的城市,充分展示公园城市的魅力。黄涛先生说:我们已向35个驻华使领馆、28个国家近50个国际友城发出邀请,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国际设计机构和团队发现成都机会,了解成都故事,参与成都创造,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带来丰富的国际创意,为成都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汇聚多元的全球智慧。笔者跟踪考察了若干区(市)县的美空间示范建设工程,也参与了社区美空间的现场验收和首届年度十佳社区美空间的终审工作。就现有的示范建设案例来看,精彩的作品已经不断地涌现。阅读空间的静谧气质总是那么安抚人,旧建筑改造的记忆片段与光影交错总是那么吸引人,社区能人带动非遗传承的故事总是那么打动人;当市井生活的闲适在深度的体验中转化为美的赞叹,当艺术精英融入社区、润物无声地用他们的作品引发深思,我们就能深刻地体会到多元生活美学价值与当代艺术的空间转向产生了共鸣。我们可以说,天府之国城市品牌的全球化影响真正植根了社区,社区美空间的生产过程表征出了空间美学的文化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据媒体报道,连续两届担任社区美空间设计竞赛活动的终审专家组组长孔宇航教授认为,成都持续创建社区美空间设计竞赛这一品牌活动,从民生福祉、美学引领、招才引智等多个角度都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也引导了建筑学科将视线转向城市更新中小微空间改造的趋势方向,具有重大意义价值。笔者在首届创意设计方案征集中担任初审工作。根据整体情况判断,第一届活动的方案成果非常注重空间美学本身,但一定程度存在实施操作方面的问题,第二届活动的方案成果更加兼顾社区建设和方案的落地性,但设计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充分做好与社区的对接,如何将美的作品完整地呈现出来,有待实施工程的验证。目前阶段,创意设计对成都市社区美空间的理念推广和事件影响力较大,实践效果还有待观察和总结。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都产生了种种变化,对于社区美空间的工作实务,乃至城市特色的形成和品牌推广都具有重要意义。要不断加强理论和技术研究,不仅更好地描绘城市空间与社区生活美学图景,也不断地在客体、主体、机制等三个方面找到创新实践的源泉,不断地将社区美空间建设的空间与治理的经验和技术进行反思、凝练、总结、传播,使得社区美空间的建设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进程中不断得到提升。一是根据实践反馈,动态研究和不断优化社区美空间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二是充分结合城市社区更新工作,系统研究和深度谋划,提出整体建设方案;三是完善示范空间和创意设计的管控和激励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包括空间、社会、美学、传播、信息等领域全方位的知识培训和专业指导;四是组建稳定的在地专家团队,扎根社区美空间建设事业,持续发挥研究咨询和技术辅导作用。社区美空间对于城市品牌的支持力和对于社区治理的带动力之根本在于公众参与。对社区美空间的建设要基于社区公众的生活语境,广拓公众参与的渠道,重视主体审美能力的实现问题。空间美学与生活美学应当转化为社区的地方性语言,成为地方性知识和技能,仅仅通过上位引导和媒体传播是不够的。基于生活价值的社区美学空间要表征出空间集体生产和集体消费的意象,并重视在这一过程中潜在的不平衡乃至冲突问题。 随着城市文化生态的不断演替,多维度、多感知方式的全面体验在空间审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经典美学追求的空间审美感知,包括对空间的类型、定位、用途、形态、序列、轮廓、比例、材料、质感、可达的理解,对于当代各类社区不同的多元主体,已经成为基础认知。后现代的社区美空间和文化特质,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乃至审美超越应当得到更多关注。日常生活“整体、和谐、静穆、淡泊”与“时尚、超验、碎片、瞬间”交织与包容的现实,使得在全球化、信息技术、城市化与地方性多重要素影响下虚实相生的社区空间,融合了主体感知与时间体验的多重维度,为社区美空间的创作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和创新实践的机遇。这一切的变化和机遇源于信息时代特有的涌现机制。如果社区美空间被理解为表征城市理想和生活美学价值的社区传播平台,当代城市网络的复杂关系要求创作者即使作为一位基层空间的设计师,也要具备对参与主体的实践、生活、身份、符号等文化及美学意义的充分理解。理解了社区美空间在当下作为文化资源、美学产品、消费空间、社区资本、公共媒介的多维存在,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发挥触媒作用,在社区营造和更新中,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彰显城市生活美学价值和文化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赵炜,李春玲,石杨.街头的魅力:成都城市社区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营造之道[J].建筑学报,202(3)44-50
[2] 俞孔坚,吉庆萍. 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渊源、内涵与蔓延.[J].中国园林,2000(1)27-33
[3] 唐善林.多元复杂的中国现当代美学.[M].2021
[4] 裴萱.空间美学的知识谱系与方法论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7-33
[5]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商务印书馆.译者:刘怀玉等
[6] 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美空间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成社治发[2020]9号
作者简介:
赵 炜 重庆大学城乡规划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城乡规划系系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客座教授,《西部人居环境学刊》通讯编委,成都市规委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已结束